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四节(2 / 6)
小天子御驾亲征,更是李弘掩人耳目、妄图欺骗天下人掩盖自己篡僭的一种拙劣伎俩而已。
北疆军九月的时候刚刚在南阳战场上惨败,十一月他不顾军心涣散、朝野上下矛盾重重,再度卷土重来,已经是利令智昏、丧心病狂了,他的目的很简单,打赢了,就能稳定局势,就能暂时停止征伐,就能把全部精力转到朝堂上,转到稳定北方大局上。
我们不能给他这个机会,我们要一直拖着他打,把南阳战场打成一个僵持之局,彻底击碎他的痴心妄想,让北方陷入更大的危机,让危机更快地濒临一触即发之境。
※※※
但这样还不够,还不足以给李弘致命一击,刘表因此提出中路牵制,两翼进攻之策。
中路南阳战场的僵持之局至少可以拖住北疆军十几万主力,那么东路的青兖战场、西路的陇南战场上,北疆军的兵力就不多了。李弘这两年以武力平定了西北两疆和大漠,他手上的铁骑大军全部驻扎在长城一线,现在南方各战场上的兵力就是北疆军所能征调的全部兵力了,李弘再也没有援军了,正是南方联军从两翼战场突破的绝佳机会。
刘表建议徐州的曹操和江东的周瑜集结全部兵力北上攻打兖州,孙权则集结江东全部水师从海路北上,攻击青州,牵制青州的北疆军,从而策应曹操、周瑜攻打兖州。
同时益州的刘备则集结巴蜀和汉中的军队,一路攻击陇南实施牵制,吸引北疆军的注意力,一路则从汉中取道褒斜,直杀关中。从褒斜道攻打关中成功后,长安必定要从陇南战场上抽调军队回援,此刻巴蜀大军则乘机攻占陇南,取到陈仓,再度杀进关中。
关中形势岌岌可危,长安的门阀士人必定会群起而响应,三辅之地极有可能顺利收复。
关中若危,兖州若连番告急,南阳战场上的僵持之局势必难以维持,北疆军肯定要撤退,首选方向就是洛阳,如此豫州可顺利收复。南方三个战场再度连成一片,各路大军可互相支援和策应,同时攻向洛阳。
能不能攻克洛阳,关键不在于武力决战,而在于北方会不会大乱。危机重重的北方在我们三路大军的攻击下,财赋难以为继,积累多年的矛盾肯定爆发,叛乱因此此起彼伏,李弘首尾难以兼顾,无奈之下只能退守河北,维持南北对峙之局。这也是他把权力中枢重新移到晋阳的原因,他失去了自信,已经在考虑失败之后东山再起的事了。这头曾经纵横捭阖的豹子老了,没有昔日一往无前的勇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