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远方的消息(下)(3 / 9)
来吧,来吧,无比的邪恶。
这一来反而更坏。这些人一回去宣传,涌向宋朝的百姓更多。
张方平还安排了,通过契丹一些亲宋的商人,将涌入宋朝的契丹百姓家书与挣来的钱送回契丹。放心,我们在宋朝这边过得很好,太好了。你们也想办法过来吧。
听到这个消息,宋朝君臣连呼张方平无耻,果然什么样的师父带着什么样的学生。但一个个眉开眼笑,乐得。
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于是契丹加强边境巡逻。可如张方平所说,两国边境漫长,还因为现在长城许多地方重新修建,契丹逃向宋朝的百姓大多数从燕山的崇山峻岭翻过去的。这些地方也不利于巡逻。
其实从根底上,还是要从宋朝找。如果宋朝再向以前那样,来了可以,提供你们一点吃的喝的,集中起来统一安排,然后遣送回契丹。也不成危害了。可现在让宋朝再做这傻事?可能么?况且宋朝本来劳力就紧缺。人口更紧缺。不要说奴隶,那不可靠,这些人一旦得势,还不来个起义。最后宋朝白忙活一场。而这些契丹人基本上都会说汉语,汉化程度深,文化上不排斥宋朝。还有石坚自己在忽悠辽宋一家,连辽国皇帝自己都祖宗是炎帝,也不要怪石坚这样说了。只有更多的人口基数,才能够真正占领更多的地方,否则还是一纸空文。就象两湾大陆一样,那只是地图上一个标识,能真正属于宋朝么?可一旦迁移了几百万宋人过去后,看看是什么结果?所以还得需要人口基数。靠宋朝自己生育,等不及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只好退而求次,大理人契丹人,只要真正汉化也是好的。况且他们本身也向往宋朝的生活。
而且还出现一种情况。因为契丹加强巡逻,有些契丹商人看出商机,既然帮助捎带书信都能拿到钱,为什么不能捎带人呢?于是原始的蛇头出现。只要交纳一批钱后,夹杂在商队里。现在两国全面开放商贸嘛,商业来往密切。然后光明正大的进入宋朝边境。
有的契丹大臣看到这种情况,便说了,禁止商贸。没有商业来往,这些事即便是发生,也不会如此严重。
可耶律焘蓉站出来了,她没有辨驳,只问了两句话:“我们从宋朝得来的七千万贯究竟到了哪去了?还有究竟有多少涌向宋朝的百姓是连饭也吃不饱的?”
七千万贯,除一部分留作军用外,也投入了一笔资金到了民用上,可不多。还有笼络各部打赏了许多,剩下来让契丹贵族瓜分了。然而他们拿了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