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医学(2 / 4)
助。
1922年,亨特拉尔制药公司被分拆为三家,除了亨特拉尔制药继续保留之外,另外两家分别是海德思和安娜。前者是亨特拉尔家族德国故乡小镇的名字,后者则是约翰妻子的名字。而亨特拉尔医疗器械公司也分拆为了两家,亨特拉尔医疗器械继续生产传统的医疗器械,而第二家未来医疗器械公司则主要生产x光、心电图等医疗器械。
1922年3月,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开始小规模生产胰岛素。
1928年10月,海德思制药实验室发现了青霉素。
1930年9月,未来医疗器械公司第一台商用超声波被生产了出来。
1937年4月,亨特拉尔医疗器械公司推出的人工呼吸机大受欢迎。
庞大的科研投入以及与亨特拉尔系医学院的全面合作,让五家医疗公司始终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不停的推出优秀的药物,并且从全世界赚取大量的利润。而营收庞大的五家公司,则会每年拿出高比例的利润,继续投入到新药研发、实验以及亨特拉尔医学院等学校的实验室之中,为他们将来的发展积累更多的技术和专利
这样的循环机制,一如亨特拉尔财团其他的公司一样。
所以当一战结束之后,其他财团或者其他国家奋起直追,通过购买亨特拉尔财团的技术专利以及自行研发,以为自己正在赶上或者超越亨特拉尔财团的技术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哪怕是在大萧条之中,亨特拉尔财团也依然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大家的技术差距非常没有减小,反而是在持续不断的扩大这一点,不光是体现在制药、汽车、化工等领域,同时还体现在很多不能公开的领域,比如说战舰、飞机、材料、雷达等
扯远了。
亨特拉尔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强大,也带动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
以八所亨特拉尔系的顶尖医学院为核心,十家中型医学院为主干,建立了中国的亨特拉尔医学体系。而其他的中国医学院校,无论是中国政府筹办的如北京医学院,还是教会学校如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甚至洛克菲勒投资的协和医院院,都不得不追随他们的脚步,部分或者全部采用亨特拉尔医学教育体系。
不追随,就是死
这不光是因为亨特拉尔体系的强大影响力,同时还因为国内最顶尖的医师和医学家们,几乎全都来自于美国或者德国的留学生美国留学生们自不必说,基本上都出自东北十校,而德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