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庄子的道德与人德 四(2 / 4)
,别人追随你,想犯错误没有人带是不是
你是一个明白人生的人,一个有大德的人,别人追随你就会得到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鲁哀公把孔子这番话告诉闵子,说:“起初我认为君王当政统治天下,他的要任务是,掌握国家的纲纪而忧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为是最通达的了。如今我听到至人的名言,真忧虑没有实在的政绩,没有尽到一个君王的职责而使国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关系。”
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告诉世人:要想得到真正地幸福,必须打破现在这种“君臣等级关系”,人人平等。
我们光明白人生是没有多大地用的,只有现实大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人类才有真正地幸福可言。
其实这个故事的最后这段话,是庄子的感叹。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以为你得道了你就能“升天”你就能过上幸福生活,还必须打破旧有的社会大环境。
你得道了,明白人生了,只有说你能够在这个乱世中寻找了生存下去的理由、理论根据。而现实大环境,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我们主观认识上明白了人生,但是客观环境是恶劣地,不容乐观。
德充符中的第五个故事,是讲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与君王的故事。
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看惯了这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后,再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觉得这些人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
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看惯了这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后,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觉得这些人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的了。
然后就这个故事进行一番解说。
再然后从道德回到人德,解说得道之人如果在人世间生活。
这是道德应运于社会实践,要我们抛弃人德,接受道德。
人德人为制定的德。道德以道的理论依据而延伸出来的大德。
这也是德充符这篇文章最终的用意:用道德应人德,用道德来实践人生。
这个故事开篇讲的那两个事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观念变了,一切都会变
卫灵公看惯了这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后,再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觉得这些人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