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拾七章 专利权换人口计划与离开(4 / 7)
可以的话,我想先见见这个人。”
“没有问题。”
下午,王凡在自己的大四合院里,见到了原先是炎黄民国外交领事的何凤山。
“何凤山同志,你好。”王凡伸出右手,握手客套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唐部长,您好。ao、刘少qi、周恩lai等人的第一机要秘书兼总战略部部长,所以何凤山按照炎黄传统习惯,往高了称呼。
“客气了,因为你马上就要出任瑞士大使馆总领事了,所以我就叫你何领事了。”王凡稍稍客套后,就进入正题:“你对欧洲犹太人怎么看?”
“我个人观点的话,‘希魔’逼迫犹太人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离开时(1940年),星条旗的教会和慈善机构极力拯救犹太人,可谓尽力之处无不尽力,不知救活了多少犹太人。”
“我这有一份资料,你可以先大体看看。”王凡听后不置可否,拿出一份印有绝密的资料袋,递给何凤山。里面是大量雅迪搞到的,星条旗政府内部对犹太人实行总量控制,有节制援助文件。包括犹太难民船驶抵星条旗海岸,也拒不救助和接受的案例。
十五分钟后。
“怎么可能!?”何凤山有些不敢相信。
“虽然难以相信,但是事实却是如此。二战开始到现在,凭借星条旗的能力,接受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犹太人并不是做不到。可是实际上,他们只接受了犹太人中的精华,科学家、工程师、富豪群体。剩下大量的底层民众被抛弃了。”王凡看火候差不多了,讲道,“我很清楚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对于弱者会产生天生的怜悯。比如你在讲述过往时,曾经提到,有一个犹太青年,他跑了40多个国家的领馆,没有一个领馆给他签证,最后你不但给了,还一口气给他发了11个人的签证。哪怕你根本没有见过那10个人。”
“是,有这回事。”何凤山点头道。
“作为个人来讲,我十分赞同你这种做法。但升格到国家层面,则有待商榷。未来因为一些原因,我们会和德国逐步接触,商讨用青霉素在内的欧洲紧俏商品,置换出一部分犹太人的合作计划,你是计划执行人之一。我想嘱咐的是,由于我们国家因为二战及倭寇联合舰队,同德国没有海运,所以只能通过空运的方式运回犹太人,代价却是本应换回的欧洲文物及贵金属被迫放弃。也就是说,换回一个犹太人的代价是同他等体重的欧洲文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