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拾七章 专利权换人口计划与离开(5 / 7)
同他等体重的欧洲文物?”何凤山小声重复。
“没错,因为我们不可能救助所有犹太人,所以我希望换回的每个人,都能对炎黄发展有益。他们或者身具手艺、或者具备教学知识或技能。说的简单点吧,我希望换回的每个人‘值那个价’!炎黄过去是落后的末流国家,两年前,1942年大饥荒饿死的三百万冤魂还无处诉冤,那时候可没什么外国人来帮助我们。我们过去不欠外国人什么,也没有义务继续牺牲自己民众的利益,去为了所谓国际道义和国家面子帮助别人。我希望你在审批签证的时候,多想想这点。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我觉得套用在民族之间,同样适用。另外关于为什么犹太人会遭到许多国家的迫害,你有没有过思考?”
“我看过一些宗教方面的资料,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与上帝有着某种契约关系;基督教虽脱胎于犹太教,但已演变成一种普世的宗教,它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归化为上帝的子民,基督徒负有拯救人类和世界的使命。所以,当基督教与具有优越感的犹太教迎头相撞时,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何凤山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听到王凡的提问,很有主见的回答道。
“据我所知,除了宗教外,金钱也是很大的问题。犹太人虽然流浪世界,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但是他们固守自己的文化,不愿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并且其早期由于受到歧视,只能从事商业这一封建时代的三流职业,在资本主义兴起后却一下直接跃升到社会顶级阶层,他们通过高利贷、金融快速致富引起了欧洲人的恐惧,再加上宗教因素,所以悲剧不可避免了。从我本人来讲,我是同情犹太民族的,但是从民族主义考虑,我不希望换回一些无用之人。虽然听起来冷酷无情,但是我要再三强调,你不是在用自己的钱做善事,你花费的是国家财产,所以希望你能理解。毕竟炎黄现在还不够强大,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及人才发展。自甲午战败沉沦至今,刚刚彻底‘站’起来的炎黄,时不待我啊。”
“我懂了。”何凤山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晚上,王凡打算再次穿越位面前,不自信的发问:“雅迪,我是不是太残忍和功利了?”
“有点,从本心上来讲,你是个民族主义者。”雅迪评论道,“不过正像历史描述的那样,整个欧洲都讨厌歧视犹太人,不是没有更深刻道理的。他们在古代从事金融业中的高利贷时,名声很不好。再加上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家,都不愿主动融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