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药之惑(5 / 9)
品,轻则贻误病情,重则造成更大伤害。因此,网上代购境外药品是完全不可信、不可取的。”
“我其实是在赌博。”王强对华夏青年报记者说,“对于许多像我一样付不起医药费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最后一条路。”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某些癌症病人的特效药,但王强的家人连一盒正版药都买不起
与一年前被确诊患癌相比,王强60多岁的父亲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他咳嗽减少了,“也愿意和人说话了”。在王强看来,这些改变都归功于一种名叫“易瑞沙”的抗癌药。
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通过作用于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来阻止癌细胞生长。与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这种药物不会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误伤正常组织的细胞。近10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宠。
京城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原主任刘端祺告诉华夏青年报记者,易瑞沙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某些符合条件的肺癌病人的特效药。“对于有的病人,易瑞沙甚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延长病人的生命。”他说。
与神奇疗效相对应的是高昂的药价。据了解,目前我国出售的分子靶向药物基本为进口药物。以易瑞沙为例,其生产商是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目前服用一个月、每天一粒的费用为15000元。
对于王强一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他父亲的收入来源,是9亩农田所带来的1万元年收入。2013年,他在黑龙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合并肝转移和淋巴转移时,这个家庭的全部积蓄只有5万元。
当医生建议先化疗再手术时,王强忍痛拒绝了。除了担心父亲经不起手术折腾,他坦言,更重要的原因是无力承担6万元的手术费。
但癌细胞并没有停止攻势。从医院回来,老王的身体迅速垮下来,“今天还能走两步,明天就不行了”。去年秋天,王强自己来京城求医。一位医生语焉不详地告诉他,“试试易瑞沙”。
攥着医生手写的字条,王强几乎跑遍了附近的药房,都没有发现这种药。直到上网查询,他才发现除了从医院药房购买正版药,还有一种来自印度的仿制药在私下销售。
一般来说,由于药品研发的高额成本,医药公司在新药上市前都会申请专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其成员国都应该遵守专利制度相关规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