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平倭 三(3 / 4)
都是将手放在颈部。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死于窒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所有人都感觉到有些意外的发现,那就是这些个死于窒息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身穿竹片或者木片制成的盔甲的壮妇和少年,只有极少一部分才是成年男子。由此众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那些个跑得比较远的,最终被大火烧焦的尸体,应该就是成年男子。他们在大火燃起之初便率先逃出地下工事逃命,但是他们毕竟还是没有大火,或者说是没有被风出动的浓烟移动的速度快,在被浓烟呛得他们窒息倒地以后,最终没能逃脱被烈火焚烧成焦炭的命运。而那些个妇女和少年在与成年男子争抢逃生的权力的时候,明显地处于下风,所以他们在离开地下工事的时候,明显的要慢于那些个成年的男子们,所以当他们离开的时候火势已经过去,只不过浓烟尚未散尽,所以他们虽然逃出了地下工事,却仍旧没有能够活下来。
当初大唐的军队在连续不断的炮轰的过程中,曾经不断的将神威大炮的位置向前移动,最终导致了山外的六座丘陵完全的被炮火所笼罩。如今这六座丘陵已经完全被大唐的军队所占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的骚扰和抵抗。经过仔细的清理战场,士卒们将战场之上发现的倭国人尸体数量呈报了上来,数量竟然高达一万两千余人。在看完这个数字之后,整个大唐的高层除去李恪之外,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之前的萨摩国境内,根本就找不到哪怕是从七八岁一直到七十岁以内的人口。原来这些人早就已经全部都投入到了战斗当中,并且全部都已经战死。
同时他们都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一直以来都是倭国人主动地挑起与大唐的摩擦,而大唐却从未主动地挑起战争,甚至于非常的善待于他们派往大唐学习的使者,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的对待大唐。只从自大唐军队登陆以来所见到的这些个作战工事来讲,就绝非是三年五载间可以完成的。两国之间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仇恨,以至于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对大唐抱着浓浓的敌意。
房玄龄这个时候对着李恪问道:“辽王殿下,老臣一直都不明白殿下为何会对倭国抱有敌意,到了今时今日虽说有些明白,但是仍有不能想通的地方,还请殿下释惑。那就是我国为何要针对我大唐?”
李恪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好比是我大唐建国之初的北方游牧民族突厥,他们为什么总是要侵犯我大唐的领土,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