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3 / 4)
礼物后,王衍果然大喜,对身边亲信之人说道:“看来吴国目前急着攻灭唐国,对咱们蜀国并没有企图;朝中百官之前要朕加强防备,如今看来是他们多想了。”
王衍身边的亲信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哪里懂得军国大事?听了王衍之言后不仅不加以劝阻,反而道:“陛下所言甚是,我国有山川险阻,又有数十万强兵,吴国哪里敢来进攻?那些大臣们之所以要陛下加强防备,不过是想趁机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利罢了。”
王衍这人贪图享乐,但有一件事他还没有完全糊涂,那就是兵权要死死抓在自己手中,不能随意下放,以免地方势力坐大。
此时听了亲信之言,顿时觉得极为有理,当即便下令,将之前调往边境的各路军队悉数调回成都,同时又下令派遣欧阳彬为使者出使吴国,同样用敌国之礼致书杨渥,称“大蜀皇帝上书大吴皇帝”,并传达交好之意。
三月,张延翰与欧阳彬一同抵达洛阳,在得知王衍的举动后,杨渥顿时大笑起来:“王建一世枭雄,没想到生的儿子确是如此无用,实在给他老子丢脸啊!”
此时吴军已经完成了集结,同时粮草积蓄也已经准备妥当。
于是,当杨渥在洛阳接见蜀国使者欧阳彬时,吴国的大军却已经从凤翔和峡州两地同时对蜀国发起进攻了。
此时,凤翔城外,杨炅、周本、柴再用、郭崇韬还有李从儼等人都汇聚在此。
望着源源不断的吴国大军正在向前进发,杨炅心中不胜感慨。
“昔年父皇十六岁就领兵征战,十八岁时就率军平定田覠、朱延寿、安仁义三人的叛乱,之后不久又率军攻灭了越国,并领军北伐,威震华夏;而我如今二十岁了,居然才第一次领兵上战场,实在差的太远啊!”
不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当初杨渥初领兵时,麾下不过数千人;而如今杨炅初次领兵就有五万大军归他指挥,可见如今吴国与当初相比,实力增强了不知多少倍。
这一次讨伐蜀国,南路军那边自不用说,走的乃是由归州沿长江逆流而上的道路;而北路军这边则是从凤翔出大散关,先攻取凤州、兴州两地,之后再出兵夺取三泉县,攻打兴元府。
等到占领兴元府后,再进一步南下发起进攻。
这个用兵方略其实说穿了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一路上若是敌军坚守城池的话,吴军就不得不发起强攻;但蜀国原本就有山川险固作为凭恃,所以强攻敌城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