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财政改革(4 / 6)
来说却有好处。
不过征收实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征收现钱才是必然。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吴国商业的发展,如今是时候恢复征收现钱了。
至于第三个改革,那就是开设国家钱庄,也就是后世的银行。
或者这不应该称作改革,而应该称作尝试。
随着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重量太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一贯钱就重二十多斤,有时候上街去买东西,身上不得不背着几十斤重的钱币,这显然太不方便。
所以即便杨渥不主动推动,纸币也迟早会出现。
而现在杨渥主动发行纸币,就可以主动规划,做好应对措施。
首先一点就是防伪,在这一点上杨渥决定采用后世的水印技术。
水印技术在唐朝末年就发明了,只不过应用还不广泛,如今杨渥将其用作纸币防伪,肯定能大幅增加伪造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纸钞的图案,以及印刷用的油墨方面也要进行优化,总之要尽可能的在技术上进行防伪处理。
除了防伪以外,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纸币的币值稳定。
对于这个问题,杨渥的想法是实行直接引入金本位制。
这些年吴国从海外疯狂掠夺黄金,尤其是吕州和倭国的佐渡岛等地发现的金矿,更是让吴国获得了大量黄金;再加上过去这些年有意识的在国内收购黄金,吴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勉强可以实行金本位了。
也就是说,朝廷按照黄金的平价,以“贯”为单位发行纸币,有多少黄金储备,相应就发行多少纸币,同时宣布纸币可以与黄金相互兑换,这就能尽可能的保证币值的稳定。
不过,即便是实行金本位,也不能保证就不出问题。
毕竟,纸币这种东西看上去不需要多少成本,却能够源源不断的换来东西,这样的敛财利器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现在杨渥、骆知祥等人还好,毕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不会胡乱发行纸币;但谁能保证以后的皇帝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呢?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杨渥的想法是引入私人资本进行监督。
换言之,负责发行纸币的钱庄,不仅有官方资本在里面,同时还有私人的资本加入,这样官方和私人相互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