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传位(大结局)(2 / 4)
留下的亲信都被调离洛阳,二皇子、三皇子的人同样受到冲击。
许多人纷纷猜测杨渥的目的到底何在,然而接下来几个月里,杨渥却是一点动作都没有,仿佛对储君之位还没想好该如何决断。
转眼间这一年就过去,新的一年到来。
这年二月,杨渥在洛阳举行祭天大典,典礼上,百官突然发现,原本应该是太子站立的位置上,此时又有新的人出现,正是二皇子杨琰。
看到这一幕,许多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杨渥中意的人便是二皇子啊。
到这时候回过头来再看,人们便发现,原来杨渥之前的安排都有深意,比如在对禁军和羽林军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二皇子的人也受到了冲击,但他最亲信的一个将领林仁肇却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杨渥所做的调整,其实间接上已经帮二皇子铺好了路。
接下来,在继任黔国公柴克宏回洛阳述职的朝议上,杨渥更是让柴克宏向杨琰行君臣之礼,这就进一步坐实了他的心意。
到了此时,即便是再怎么迟钝的人也能看明白杨渥的决定了。
于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百官纷纷进言,请求立二皇子为储君,但杨渥并未同意,一直到这年七月,杨渥才最终下诏,册封杨琰为太子。
而杨琰成为太子后,第一时间便上书杨渥,请求加封永安郡王为齐王,并许其世袭罔替,杨渥许之。
至此,嫡长子杨炅这一脉,虽然失去了皇位,却得到了世袭罔替的亲王之爵,也算对杨炅稍做补偿。
不过接下来杨渥的一个决定,又一次让朝野震惊,因为杨渥决定,将在明年开春之后就逊位,让太子杨琰继承大统。
消息一出,许多人都惊呆了,便是杨琰也吓了一跳,连忙入宫面见杨渥,请求他收回成命。
然而这一次,杨渥却是下定了决心的。
对他来说,在御极天下数十年后,手握大权的滋味虽然让人迷恋,但他脑中还是有一丝清明的。
杨炅为何才五十岁就早早病故了?说到底还是太子不好当,劳心费力,又不得不谨小慎微,不敢犯一丝错误。
杨炅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四十多年,可以说精力交瘁,再加上他从小就身体不好,所以才这么早病故。
对他的死,杨渥心中是有一些愧疚的,所以不想杨琰再走他大哥的老路。
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