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6章 风雨欲来(6 / 7)
武对‘关中良家子’这个群体,抱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但柴武不知道的是:关中良家子群体的兵源优先级,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从高皇帝鼎立汉室开始,呈现出一个稳定的下降趋势。
如历史上的文帝一朝,与燕、赵之卒同样勇猛,却更具纪律性的代、上之卒,便已经取代了‘关中良家子’在汉室兵源选拔中的龙头位置。
到了景帝一朝,‘北地骑士’群体又随着汉室逐渐富裕的马匹储备而强势崛起,借着汉室大肆扩建骑兵部队编制,成为了与上、代之卒并列的优秀兵源。
武帝一朝,猪爷更是颇具创造性的挖掘出了‘丹阳兵’这一古代精锐兵源地,让丹阳兵首次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专属于自己的篇章。
若非是李陵最终带着手下五千丹阳精骑葬身草原,随后又判汉降胡,恐怕早在公元前的西汉,丹阳兵就能彻底成为刘汉政权的一支利刃!
而与这些‘新兴兵源’相比,关中卒从汉室初的享誉盛名,一点点退出了历史舞台。
按道理来说,在汉室‘士不教不得征,男年十四而行冬训,以训射、刺之术’的背景下,关中良家子本该愈发精锐才对。
尤其是关中位处皇城脚下,冬训的严格程度本就比关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更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军方最高领导者——太尉或大将军直接过问。
这样的背景,显然与关中良家子最后的走向不太相符。
但这并非是汉室的国民军事素质建设工作没做好,亦或是下面的官吏阳奉阴违,而是一个历史趋势。
想想汉室鼎立之前,关中被称为什么?
——老秦!
关中出身的士卒青壮,在战国时期,被称为‘虎狼之师’!
这么一想,关中士卒质量稳步下降,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事了。
——在汉室鼎立之初,中央征召士卒青壮,家里的父母长辈作为‘过来人’,还会满怀期翼的告诉儿子:争取杀两个人,或许能谋个官爵!
但到了下一代,父母给即将出征的儿子做的嘱咐,可能就是:争取夺两个首级,看能不能换点赏赐。
再到下一代,等汉室对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摧毁工作接近尾声,武帝猪爷都到了不得不推出‘武功勋’,以激发百姓送青壮上战场的激情之时,关中良家子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