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5 / 9)
帮着隐瞒行迹,给了叶锡元翻盘的可能。
叶锡元想到隔壁不远有个县,那小县的知县好像跟纪炀有些关系,似是姓裴,等叶锡元试探过来,知道可信。
知县裴宸便给了他不少强壮的护卫,说是当年在灌江府当私兵的,又帮他联络上官,总算将隔壁豪强伏诛。
叶锡元还看着那裴宸虽是书生,可竟然也用得了刀剑,忍不住心想,孔圣人都随身佩剑,是不是自己以后也要学一些?
否则至于挨这些打。
叶锡元信里说得轻松。
纪炀却明白其中艰难,不过想到裴宸,他确实是个书生,可他也是裴家人,会一星半点不奇怪。
其实纪炀不知道,以前的裴宸是不会刀剑的。
可自从被安排到苏州下面小县,利落处理完当地公务之后,想到纪知县的本事,这才跟着带来私兵们学着舞剑。
没想到还真有用。
又是一个被纪炀影响的人。
下面各处良种司的人,以及农务司的人,还有各地官员,都被这场开始于良种推行的土地清查当中。
纪炀深知下面有多难办,虽说人在汴京,但给下面出力不少,让事情更快推动。
不过如今收获的良种已经分发完了,各地陆陆续续都开始种植。
也就说明他们手底的牌几乎已经用完。
等到七月份,各处被派出去的官员陆陆续续回京,跟纪炀推测的差不多,还有约莫四成的土地并未清查。
他们也并未主动要求良种,目的自然是为了接受监察。
有趣的是,这些人多是地方豪强,但凡跟汴京沾点边的大家,基本或多或少都明白良种的好处。
纵然没有把所有土地和盘托出,也算查验出不少。
天下之势,不能阻挡,这些人精们都懂。
但还不够,天下四成的土地,还是未知,甚至隐藏的到底有多少更是黑蒙蒙一片。
回来的林启,叶锡元此时在皇宫勤政殿里,纪炀,金炳郡自然也在。
两人详细说了下面的情况,最后对徐九祥道:“根据史料记载,战国末年,天下有田地约八亿亩。”
“之后兴衰之时都有起伏,前朝田地最多时候可达十四亿亩田,在前朝战乱只剩三亿。”
“我朝建立。建国初期只剩二亿两千万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